木匠的家關懷協會在地深耕20年,提倡「人休習‧物修惜」—一種環保的新生活方式,透過捐贈舊物,培育弱勢員工回收整理,在木匠的家公益二手店販售,創造弱勢朋友工作機會。老舊的物品,透過弱勢族群的巧手,讓物品煥然一新,再次被珍惜,更同時創造了弱勢員工的新價值。

 

【故事起源‧一杯暖心免費咖啡】

「我們最初的夢想,就是當你在人生路上迷失、感到徬徨,可以來到這裡;有人會為你泡一杯咖啡,聆聽你的心情…。」


木匠的家成立於1999年,由五個台灣人和一個美國牧師創立。起初只是一間小小的咖啡館,因中原大學附近“彈子房”林立,學生流連不務課業,創辦人便仿效淡水磐石咖啡館,提供免費咖啡、英語自由談等活動,讓社區民眾有一個正當休憩場所。後因眾人踴躍捐贈物資支持,2004年增設公益二手店,以修繕再售二手物品為收入,並培訓中高齡、身心障人士技能,陪伴走過困境,許多人因此重獲新生。至今已提供225名弱勢朋友工作機會,輔導近百人重回職場就業。

 

【轉型創業‧再生設計】

近幾年,除了原本的Resell,也推行無法再用材料的Remake— 「木匠的家再生木作」品牌,將廢棄木棧板拆解拔釘、裁切重組,拼製極具手工溫度的再生木製品。不砍一棵樹,成就木製品的再生木作受到大眾喜愛,除了在二手店販售及臉書下單訂製,也接受企業及民眾訂製;更有環保木工課,教學DIY木製小物。

此外快時尚崛起,木匠的家每年可收到一萬多包二手衣,不消一個月已堆積捐衣山,而這只是冰山一角!木匠的家親身觀察到成衣業為全球第二大污染產業的恐怖事實,遂研發以二手舊衣清洗分類,重新時尚設計成為服裝品牌—「木匠的家再生衣作」。在這裡,聾啞媽媽、在地婦女一同製作,每塊邊角布料不大,牛仔褲也件件不同,因此每件拼接獨一無二;媽媽們學習流行趨勢,也是環保設計實習生,接地氣又很有個性,保證絕對不撞衫,透過獨具特色的設計讓消費者對二手衣大改觀,更有效傳遞永續循環新價值的理念!

 

【循環經濟‧支持公益】

木匠的家公益二手店,目前雇用20-25名弱勢員工,按各人專長及特殊狀況安排合適工作。但因便宜二手售價,加上員工易隨天氣變化、身體不適等因素休養,人力成本過高。因此曾數度發不出薪水及租金,至今仍倚賴教會募款才勉強平衡收支。即便如此,木匠的家對於永續、環保及公益,仍充滿熱情並樂在其中。

敬邀大家加入循環經濟的行列,一同實踐資源永續、公益回饋!

 

創造弱勢員工新價值

起初我們只是間小咖啡館,有免費的咖啡、與外國志工聊天、以及一個舒適的空間。日子一天天過去,平時流連於咖啡館的弱勢朋友越來越多,看著他們啜飲免費咖啡,為下一餐擔憂的臉龐,我們希望能為他們做些甚麼。於是到了2004年,「木匠的家公益二手店」正式成立,透過回收民眾家中淘汰的家具、物品,並訓練弱勢朋友修復,支持他們走過生活困境,至今已修復數萬件家具,幫助70餘人獲得重生的機會,更支持許多項的公益活動。

 

3R for young綠生活體驗

藉由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青年壯遊點營運計畫”,提供青年環保體驗學習旅遊機會與活動,透過將回收來的舊物進行美化改造並心得分享,與解構的過程讓舊物得以新生再美化創造,激發青年的生活美學經驗與打破舊物刻版印象。

在台灣三高工作(薪水高、頭銜高、福利高)人人都想要,反觀3D產業(辛苦、骯髒、危險)卻是外勞、中高年齡族群為了生計不得不的權宜之計。透過實際參予二手傢俱回收流程,讓青年能提早體驗不一樣的3D職場。

受到全球化經濟型態之衝擊,大量的外籍勞工被引進來台工作,加上經濟不景氣,許多弱勢族群及中高齡者被迫面臨失業,幸而政府正積極開發、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及輔導,幫助這群弱勢或中高齡失業者。

木匠的家關懷協會一向參與社會福利之工作,正處草創階段的環保二手市場,需要相當的人力資源投入,相信本計畫因結合政府對高失業率及弱勢族群之福利政策,定可提供更多就業機會、降低失業率,實質支持弱勢失業族群朋友,並且更提供民眾一個就業、技能訓練及教育的機會。更期待有效地協助參與計畫之工作人員,輔導再次進入常態職場,或一同加入環保創意手工產銷商店,推展地方創意產業,創造另一番社區經濟價值與特色!

透過社區青年、志工、民眾大家的努力,為環境盡一份心,共同珍惜周遭人事物!

 

 

參考資料: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808/4063061
https://www.facebook.com/theCarpentersCoffeeBar/
https://www.carpenter.org.tw/
http://sixstar.moc.gov.tw/blog/cptrs/communityAction.do?method=doCommunityView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