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花東海岸公路來到花蓮縣豐濱鄉,被山海溫柔擁抱的新社部落,是「漂浪一族」噶瑪蘭人的落腳地。在這裡,有個當地人稱為「Lala Ban」的小屋,那是全台灣獨一無二的香蕉絲工坊,對新社部落的噶瑪蘭人來說,此處所象徵的意義深刻,那不僅僅只是為了復育工藝而存在,更是族人透過雙手重新拾回根本的地方。
「用工藝填補部落記憶的空白」
時光回溯到1878年,清朝統治者左手開山右手撫番,導致花蓮爆發的加禮宛事件,使得挺身反抗的噶瑪蘭族幾乎滅絕,而少數倖存族人只好隱姓埋名,藏身在阿美族部落。噶瑪蘭族在歷史洪流漂泊百年,直到民國91年終於正名成功,確定為台灣原住民第十一族。
可惜,正名運動就像《神隱少女》的情節,人們儘管尋回了名字,卻發現部落記憶早已散逸。於是,定居新社部落的噶瑪蘭族人決定成立「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著手進行文史調查工作,希冀能找到失落文明的蛛絲馬跡,而其中香蕉絲編織即是其中之一。
為了重拾幾乎失傳的工藝,協會成員走遍部落角落,終於找到族中傳承香蕉絲工藝的3位長老,那分別是朱阿比、潘阿玉以及高齡81歲的巫師潘烏吉。在手把手的帶領下,長老將幼年習得的手藝傳給年輕藝師,終於完成跨越世紀的傳承工作。
「從長老的手裡接下傳承的棒子」
走進工坊裡,當地的伊娜們(媽媽)雙手溫柔纏捲著天然線繩,那既像麻又像藤的材質,有被織成細緻的布疋,也有被編成盛物之器,從柔軟到堅韌的兩種表情,任誰也沒料到這材料竟是出自極其平凡的台灣植物——香蕉——身上。
專案經理潘靜英表示,許多人誤以為香蕉絲工藝類似苧麻編織,但那卻是台灣原住民族獨一無二的特色工藝。香蕉絲的前置作業繁瑣,非一般人能夠想像。「從種植、砍伐、刮絲、晾曬、分線、接線、繞線、整經到編織……光是材料準備時間就得耗掉三個月!」
每年四到九月,是噶瑪蘭族人製作香蕉絲線材的最佳季節,他們採收尚未開花結果的香蕉葉鞘,透過層層處理手法製成一捆捆的香蕉絲原料,再依照所欲編織的器物類型,將香蕉絲接成為不同粗細的絲線。「香蕉絲即使細到只有0.01公分也不會斷!」也唯有如此微小卻堅韌的材料,才能通過時空洪流的狹縫,緊繫著部落的前世今生吧。
「結合當代設計的新香蕉絲工藝」
傳統上,香蕉絲的應用範圍極廣,可用來做麻袋、簑衣、帽子、背袋等,而工坊則是進一步將香蕉絲結合天然染,利用藍草、檳榔籽、福木等在地染料植物,賦予香蕉絲線各種不同色彩,使編織紋樣可有更多種變化性,衍生出香蕉絲布、相機背帶、側背包、小零錢包、名片夾、書籤、書衣、手機袋等,各式符合時代的香蕉絲產品。
透過組織訓練、研習計畫、作品展示等程序,如今工坊已培訓出12位工藝師,並且也與多戶部落人家合作,利用山上休耕地與休耕田來種植香蕉,而今約有上千棵香蕉。在全體部落居民的合力下,香蕉絲工藝不僅成功復活,同時也演化誕生出各種美麗姿態,成為令人愛不釋手的跨時代產品。
想知道更多 :
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
新社香蕉絲工坊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