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紀錄片【無米樂】的故鄉,在農鄉之中零星散佈的聚落,保存了台灣傳統社會的生活景貌,尤其是「菁寮醫生」梁耀明先生故居的老四合院,竹編夾泥牆與紅瓦片屋頂的古式建築工法,透露出迷人雋永的老派美學。在這個氛圍別具的空間裡,正是墨林社區居民勤力復育傳統藍染的工藝基地。
「糗很大!原來菁仔不是指檳榔!」
自清朝以來開始發展的染布業,曾經是台灣極為重要的出口貿易,而後壁區隸屬鹽水港廳下茄苳北堡,是原生染樹「青仔」的重要產區,這使得菁寮、墨林、後廍成了藍靛業的集中地,而菁寮地名的「寮」字指的就是做染料的草寮。自化學合成染引進台灣後,藍靛與藍染轉為蕭條,這門技藝也漸漸失傳。
直到一次田野調查工作,人們偶然發現百年前留下的研布石,這才曉得原來菁寮台語唸作「菁仔寮」,這菁仔不是現代人普遍以為的檳榔,而是指用來製造染料的小青(又名木蘭)這個偶然的發現,觸發當地人投入重建文史,並隨專家到八掌溪畔採集原生種,這才發現原來所謂「小青」,與當地家家戶戶門口種植以為是藥草的植物一模一樣!
「原來青仔從來沒有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墨林社區成員洪柳絹說。彷彿祖先送給子孫的禮物,用來治療跌打損傷的草藥,卻成了發展社區的一帖良方。
「從生活淬鍊出的婆媽派實用風格」
為了復育失傳的藍碇工藝,社區成員赴往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向藍染專家馬芬妹學習,並聘請專師到社區培訓,從種植、藍靛到染布,一步步重新建構起工藝的樣貌。由最初10位種子老師到後來召集30多位學員,而今墨林社區組成「藍染熊手作坊」,將藍染工藝結合在地發展,透過觀光、體驗、產品等面向經營,使工坊可以自給自足,持續培育工藝新血。
為了使常民創作具有產品化價值,社區學員透過工藝所舉辦的三年培力課程,學習如何設計開發產品。最特別是,這些參與計劃的成員們有不少婆婆媽媽,她們自生活淬煉出「實用」態度,不知不覺也成了工坊的創作精神,從隨身可用的手帕、圍巾、袋包、書套、筷套等。這群擁有細膩觀察眼睛的媽媽們,也想到將小青原本助消炎的藥性功能結合設計,用藍染創作出一雙雙具有除臭功能的足袋。
針對「可以立即用在身上」的概念來設計,當工坊持續招募年輕學員加入之後,像是戒指、項鍊、耳環等飾品產品也陸續開發,這些商品不僅可愛又實用,同時又相當簡易操作,也成了開辦DIY體驗活動的最佳教材。
「藍染與編織混著玩才叫嘻哈」
除了藍靛之外,在50~60年代塑膠袋出現之前,後壁其實也是台灣重要的藺草編織加工區。「我們想把失落的產業找回來,藍染與編織將是未來創作的目標。」從傳統藍染不斷衍生變化,而今工坊也嘗試導入編織、拼布、皮革等材料,加上結合雷射雕刻型染技術,將「玩布」的領域擴大,創意也越用越出。
從採集樹葉、發酵成泥、用麥芽糖餵養成的天然染劑,賦予布料天然無造作的柔軟觸感,而那色彩更是有別於北部的馬藍染,更加熾烈濃郁的藍色,以及夾帶一股淡淡的豆莢味,菁寮小青染正如無米樂故鄉的豔陽天,有著嘉南平原的大地氣味,與強韌的生命力量。
想知道更多 : 墨林文物館-藍染熊手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