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藺草編織曾是台灣五大出口農產品之一,產值僅次於糖與稻米,是台灣出口經濟的重要命脈;而被稱為藺草原鄉的苑裡,曾經擁有幾十公頃的藺草田,一天可生產200床草蓆,經統計光是在1936年一年便可出口1600萬頂草帽,在當時貨幣算來那產值價值上千萬。很難想像,創造寶島經濟奇蹟的,竟是從婆婆媽媽手中細細密密編織出來的。
「鼓勵七年級加入工藝扎根運動」
走過藺草的榮景時代,自民國60年後社會經濟結構改變,台灣外銷貿易式微,市場需求銳減,編織者也紛紛轉行,使得藺草工藝逐漸凋零。一直到民國92年,從國小退休的葉文輝老師在社區營造工作中發現苑裡當地曾經存在的藺草文化,而他想起自己的祖父就是專門收購藺草產品的販仔,於是便憑著老人家口述的記憶線索,找到幾位仍然會編織的耆老,夥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發起社區工藝傳承運動。
黃增楨理事長表示,根據民國43年統計數據,苑裡鎮從事藺編相關產業的人口數有一萬兩千人,而專門投入產業的編織師傅也有兩千三百人,那幾乎是家家戶戶婦女都會的一項手工藝。而今,這項工藝所面臨的不僅是傳承問題,除了從事製作的人口高齡化外,願意來學習技術傳承工藝的青年更是稀少。為此,苑裡鎮山腳社區居民於民國98年成立「台灣藺草學會」,從最開始找來的3位藺草阿嬤,至今培訓出13位工藝師,甚至吸引新竹教育大學造型藝術設計系畢業的七年級生加入,持續推行扎根運動。
「用愛藺工藝獎媒合跨領域創意」
各單位輔導下,台灣藺草學會陸續成立「商品研發」、「工藝傳承」、「商品行銷」、「客戶服務」、「生態教育」等數個中心,而每個單位各有經理人專職營運,使得藺草工藝推廣可以多元並進。
除了傳承教學之外,台灣藺草學會也希望創新傳統工藝,除了對於編織紋路進行研究,從底一、底二、斜紋、山形紋的傳統編織法,到研發出「鳳梨目」的立體編織紋路;另外,台灣藺草學會也在104年創立「台灣手藺」品牌,以「從頭到尾全手工編織」精神,運用複合媒材結合藺草編織,並改良藺編工藝品的外觀及功能性,致力使藺草編織更加貼近現代生活。
為使傳統工藝與時俱進,台灣藺草學會針對跨領域交流舉辦「愛藺工藝獎」,鼓勵設計工作者投入了解藺草編織。他說:「在一連串活動中,設計師必須先參加研習營,從理解藺草文化歷史與材質特性,接著才是與工藝師聯合創作。」透過愛藺工藝獎的鼓勵,結合複合材質的新世代藺草設計商品不斷產出,而這也促使台灣手藺品牌不斷推陳出新。
「一席藺草衣登上國際舞台」
2013年,其以「藺暖簾」參加無印良品舉辦之國際設計競賽,在4800多件作品脫穎而出獲得銅牌獎(聯合大學研究碩士孫孟閑與工藝師溫雪雲共同創作);2015年,留英設計師陳劭彥與工藝師吳彩卿、劉彩雲共同合作,首次嘗試用藺草編織設計一套晚禮服,而這件作品並被國際影星舒淇穿上出席富邦文教基金會舉辦的「大人物」慈善走秀活動重要場合,躍然國際舞臺。
黃增楨理事長表示,藺草編織文化最早有文獻紀錄是在清雍正5年,最早是平埔族道卡斯婦女用以編織草蓆,後來入台開墾的漢人發現藺草材質具有自然、清香、親膚等特性,而成為深受喜愛的家用品。隨著環保意識抬頭,人們渴望重新擁抱自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土生土長的藺草編織,竟然有一天可以登上大雅之堂。「這一點不折不扣應證了『越在地越國際』這句話。」他說。
想知道更多:台灣藺草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