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是由地產地物與人共同創造而成,除了討論技術之外,材料是絕對無法取代的,而這也是台灣的工藝優勢所在。台灣是一座物產豐富的亞熱帶島嶼,同時具有海洋與高山地形,月桃、芭蕉絲、竹子、木材、藺草、藤等,如此豐富多樣的素材,使得在地工藝發展具有多樣性——只要讀懂它的精緻度與靈魂,那就能夠發展出不可取代的獨特商品——而這正也是原民部落工藝的價值所在。
「挹注設計提升能力」
在台灣這塊土地急須建立文化認同感之際,台灣原住民屬南島語系民族,甚至有語言學者提出更新主張,認為台灣很可能是南島語族的祖居地。從國際觀點看來,台灣原住民文化不啻是開展台灣未來國際認同的重要文化資產。
對部落來說,透過設計公司或品牌直接採購,以接單訂製模式來生產,可以有效利用當地閒置人力、創造就業機會,讓社區居民增加收入。更進一步,部落投入工藝產業,還有助鼓勵年輕人返鄉,而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激發愛惜土地的心情,更是灌溉在地美好生活所不可或缺的養份。
過去,工藝產品受限於古法製作,生產過程往往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時間,導致無法量產與成本過高,使得銷售不易。而在植粹計劃中,則是希望透過有系統性的設計與美學挹注,輔導重新審視暸解材質,使技法不必侷限於古法,而找到更適合當代需求的應用方式,製作出具有魅力的成熟商品。
「從微型走向無遠弗屆」
傳統工藝的規模通常不大,很多工坊大多是由一位藝師主持,專注於量少質精的藝品創作,生產數量不多,價格也高,主要針對收藏等級的消費族群。可是,透過部落發展的工藝產業,許許多多素人工藝家透過分工合作來生產創作,有時生產數量已可以應付量產,經濟規模往往可以支撐數個家庭,形成不可小覷的微型產業。
例如台東富豐社區發展的草繩產品、噶瑪蘭族的香蕉絲工藝的獨特性,除了在國內市場佔有優勢,甚至還吸引海外訂單——這在過去是人們想都沒想到的,部落竟然也能發展出外銷經濟!
在當今網絡無遠弗屆之際,部落不應再自視為「偏鄉」,而是要透過無國界的網路平台或是手機App應用,為自己建立主舞台,為自己發聲。
「打造國際共創的平台」
除了點與點的串連,未來更希望產、官、學可以攜手合作,透過大型的情境式空間,整合大師工作坊、專業型展館、部落觀光導覽、文化體驗課程等,打造原住民專屬的國際藝術村,讓蒞臨參觀的國內外藝術家、創意設計者、專家學者、國際專業退休人士,可以in & out的方式協助共創,建構出有別以往的行銷合作模式,並訂定出產業回饋機制,這才是扶植部落工藝發展的永續之道。
想知道更多 : 台北市原住民當代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