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三條河流匯口的三峽,舊名稱為「三角湧」,因為具有水運優勢,加上日治時代的五分車建設,使得礦業盛極一時。儘管三峽的名氣大,但許多人對於這座小鎮的身世卻相當陌生。走在三峽老街上,歷史建築的門楣刻著「林茂興染坊」、「陳恒芳染坊」、「林元吉染坊」、「元芳號染房」及「金聯春」、「林榮祥染坊」等字樣,而這些老染坊的背後,正是記憶著三峽曾為台灣藍染重鎮的久遠故事。
「找回消失80年的藍染工藝」
「許多人不曉得三峽老街古代還有個別稱叫染布街。」三角湧文化協進會總幹事劉美鈴說。三峽早年為染料植物「馬藍」的產地,在加上三峽溪與中埔溪的豐沛水源有利於染布漂洗作業,以及當時由三峽溪水運可連通道淡水河,原物料與商品可藉由港埠集散運銷至艋舺、轉運銷至大陸廈門、上海等地,促成了三峽成為染布業的中心。可惜,當化學染被引進台灣,並迅速取代天然染,三峽藍染也因此消失。
三角湧文化協進會早期為性質單純的非營利組織,主要成員多是熱愛鄉土的學校老師及在地居民,早期本會原本是以在地文史研究為主。卻因機緣認識馬芬妹老師意外接觸到對傳說中的藍染,而走上推動工藝之路。民國87年,協會幾位成員在馬芬妹的召募下,一起前往貓空採集藍草,並學習基本染料「打藍」的製作技術,初步接觸了藍染工藝。
在短暫見習之後,協進會再馬芬妹老師的介紹下,推薦當時住台北新店的陳景林老師前來指導,在會員及志工努力下,本會隨後創立的「三峽染工坊」開始有制度的培訓種子老師,投入相當的資源來發展藍染及產品設計,這才一步步的找回失落將近80年的藍染工藝。
「策辦首屆藍染節打響名號」
2002年三角湧文化協進會與當時台北縣政府文化局,一起辦理第一屆三峽藍染節,這不僅讓在地工藝師有發表成果的舞台,同時也透過活動打響三峽藍染的名號,使協進會的凝聚力更加強化,奠定工藝穩定發展的基礎。
總幹事劉美鈴表示,透過每年三峽藍染節的活動開辦,三峽染工坊也與輔仁大學織品研究所及知名服裝設計師洪麗芬老師等展開合作。
當時在北台灣各地踏查有關藍染痕跡,也赴日本交流學習藍染技術,一步步將台灣最傳統的染布工藝加入現代元素。從採藍草、製藍靛到綁紮及針縫,運用黃豆糊來做型染,蠟染等技巧到染色,使藍染的紋樣變化可以更細緻,甚至可以宛如畫彩那般,揮灑出銀河月景、湖光山色等風景畫效果。
開始借鏡他山之石,透過觀察臨摹來發想創意,三峽染工坊在台灣工藝研究所的輔導之下,漸漸開發出屬於自己的商品,從一塊美麗的布品設計窗簾、門簾…等居家用品,以及日常生活實用的圍巾、提袋、飾品、服裝等,各式各樣的藍染布品創作,真令人愛不釋手,甚至還獲選成為新北市政府伴手禮。
「策劃國際工作營擴大推廣」
從投入至今,三峽染工坊目前已培訓出 將近20幾位種子老師而目前更是積極投入種植端,希望可以使產業上下游供應鏈更加完整。「為了擴大工藝教育,三峽染工坊也請聘請具有美術教育背景的產品設計師、服裝設計師,透過系統性課程規劃以及材料包設計,激發新進成員投入創作,也讓耗時費力的工藝產品具有量產的可能性。」總幹事劉美鈴說。未來三峽染工坊希望可以聯結國際,透過工作營互相交流學習,為台灣藍染工藝帶來更多啟發。
想知道更多 : 三角湧文化協進會